拼音bǎn lì
注音ㄅㄢˇ ㄌ一ˋ
词性名词
⒈ 亚洲的一种重要的栗( Castanea mollissima ),其所以重要,主要在于它能抵抗栗枯萎病。
英Chinese chestnut;
⒉ 栗子。
⒈ 木名。即栗树。
引宋 唐慎微 《证类本草·果·栗》:“又有板栗、隹栗,二树皆大。”
⒉ 指其果实,即栗子。
引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一·栗》:“栗之大者为板栗,中心扁子为栗楔。稍小者为山栗。山栗之圆而末尖者为锥栗。”
⒈ 植物名。壳斗科板栗属,落叶乔木。叶互生,卵状椭圆形。花单性,雌雄同株,果实也称为「板栗」,呈球状,未熟时,壳呈黄色;成熟后,变为深棕色,开裂成四瓣,内有坚果二、三粒,味美可食用。亦可称为「毛栗子」。
英语Chinese chestnut
德语Chinesische Kastanie [ lat. Castanea mollissima ] (S, Bio), Weichkastanie [ lat. Castanea mollissima ] (S, Bio)
法语châtaigne, marron
1.如今丹江两岸百里绿色经济长廊已现雏形,万亩黄姜基地、万亩湖桑基地、板栗基地、果药间作示范基地、枣椒基地也相继在丹江两岸落成。
2.明代守城将士三分守边,七分垦种,他们辛勤劳动栽培了大明板栗,如此大面积的古栗园,虽饱经风霜,但仍根深叶茂。
3.禄劝农特产品资源极其丰富,有板栗、玉米、土豆、各种野生菌类、各种动物及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