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养晦的意思
yǎnghuì

养晦


拼音yǎng huì
注音一ㄤˇ ㄏㄨㄟˋ

繁体養晦
词性

养晦

养晦[ yǎng huì ]

⒈  谓隐居匿迹。语本《诗·周颂·酌》:“于铄王师,遵养时晦。”朱熹集传:“言其初有于铄之师而不用,退自循养,与时俱晦。”

引证解释

⒈  谓隐居匿迹。

语本《诗·周颂·酌》:“於鑠王师,遵养时晦。”
朱熹 集传:“言其初有於鑠之师而不用,退自循养,与时俱晦。”
《宋史·邢恕传》:“公著 荐於朝,得崇文院校书; 王安石 亦爱之,因宾客喻意,使养晦以待用, 恕 不能从。”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邹林游学》:“门题凤字承留恋,且须养晦林泉。”
郑观应 《<盛世危言>初刊自序》:“自顾年老才庸,粗知《易》理,亦急拟独善潜修,韜光养晦。”

国语辞典

养晦[ yǎng huì ]

⒈  语本指隐居匿迹以待时机。

《诗经·周颂·酌》:「于铄王师,遵养时晦。」
《宋史·卷四七一·奸臣传一·邢恕传》:「王安石亦爱之,因宾客谕意,使养晦以待用,恕不能从。」


养晦的意思解释、养晦是什么意思由成语故事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 扬辉,杨回,阳晖,扬徽,扬挥,洋灰,扬晖,杨辉,阳会,阳辉,阳卉

养晦造句


1.慈溪既富有温州充满生机、活力四射的市场意识,又有宁波务实内敛、养晦守拙的甬商文化沉淀。

2.韬光养晦只是权宜之计,不是大道王道,只可适可而止,不知权变,死抱着不放,只会造成国家利益更加重大的损失,自身形象的日益贬斥。

3.当然了,欺下瞒上不可取,但左右逢源还是必须的!恃才傲物更是要不得,然而一味地韬光养晦也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