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íng cí
注音ㄇ一ㄥˊ ㄘˊ
繁体名詞
词性
⒈ 表示名称(如人、动物)的词。
英noun; substantive;
⒉ 除代词外,在句子中用作动词的主语或宾语的词,或是在独立结构中表示名称的词,或是在联系动词后作表语用的词。
⒈ 术语或近似术语的字眼儿。
引丁玲 《杜晚香》:“抗美援朝, 晚香 还不及懂得这个新名词, 李 家的小儿子就报名参军了。”
柳青 《一九五五年秋天在皇甫村》:“他要参加农业社,却不知道这个名词。”
⒉ 语法学称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引章炳麟 《訄书·订文》:“语言必先名词,次及动词,又次及助动词。”
⒊ 逻辑学称表达三段论法结构中的概念的词。
⒈ 表示人、地、事、物等名称的词,如王阳明、台北、教育、树木等。分专有名词、普通名词二种;或分具体名词、抽象名词二种。
1.我照猫画虎学会了很多平时常说的话怎么写:桌子、椅子、吃饭、劳动什么的。还有一些蛮抽象的字眼:社会主义、共产党、国家、革命,因为总听,习以为常,也当作有实物形状的名词不假思索地认识了。写的时候脑中一概浮现出一尊高大魁梧的男人身影,以为这都是关于这男人的不同称呼。
2.距离不是友谊的绊脚石,不常见不是疏远的代名词,发短信祝福不是不聚会的借口,想念不是为了更加的思念。记者节到来了,祝你有记者的勤劳能干,更有记者的任劳任怨,一定会创出一片。
3.二百零九、中国时报日前发表社论说,过去这些年,国民党成了昏瞶、保守、怯懦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