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àng yì zhí yán
注音ㄓㄤˋ 一ˋ ㄓˊ 一ㄢˊ
繁体仗義執言
词性
⒈ 凭据义理,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
英speak out from a sense of justice;
⒈ 伸张正义,激昂陈词。
引《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此人姓 范 名 汝为,仗义执言,救民水火。”
鲁迅 《南腔北调集·又论“第三种人”》:“法国 的文艺家,这样的仗义执言的举动是常有的。”
⒈ 主持正义,说话正直公道。
引《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此人姓范名汝为,仗义执言,救民水火。」
《东周列国志·第一四回》:「若以文、武、宣、平之灵,仗义执言,四国悔罪,王室之福。」
1.储安平这种不顾私人恩怨的仗义执言的风格让人敬佩。 储安平这种不顾私人恩怨的仗义执言的风格让人敬佩。 储安平这种不顾私人恩怨的仗义执言的风格让人敬佩。 储安平这种不顾私人恩怨的仗义执言的风格让人敬佩。
2.李贺很为韩愈在文中的仗义执言动容,但也不由叹道:“韩公之耿直,文中可见一斑。 李贺很为韩愈在文中的仗义执言动容,但也不由叹道:“韩公之耿直,文中可见一斑。
3.小文的爸爸是县上的*记,为人正直,敢于仗义执言。 小文的爸爸是县上的*记,为人正直,敢于仗义执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