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é běn
注音ㄐ一ㄝˊ ㄅㄣˇ
繁体節本
词性
⒈ 指图书经删节以后印行的版本。
⒈ 指图书经删节以后印行的版本。
引宋 楼钥 《<通鉴总类>序》:“《资治通鑑》,不刊之书也, 司马公 自言精力尽於此书,而士夫鲜有能徧读者。始则以科举而求简便,世所传节本,自谓得此足矣。”
孙犁 《秀露集·被删小记》:“如果是‘节本’或‘洁本’,应在文前文后加以说明。”
⒈ 从正本节录大要的书本。
1.删节本!可鄙的办法!青年人有时间阅读长篇巨著,也有想象力去掌握一切伟大的事物。
2.面目清秀的男孩,多少会有一两个故事,而我是一本未删节本。
3.腊八节为什么喝腊八粥?其实腊八节本是我国古代冬季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先的日子,到了汉代,把他叫做“腊日”,但并不喝腊八粥,直到南北朝才把农历十二月初八作为腊八节,并喝腊八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