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

尾声[ wěi shēng ]
⒈ 形式上与乐曲或乐章(如赋格曲或回旋曲)的主结构不同的最后或结束乐段。
英coda;
⒉ 泛指结束阶段。
例大会已接近尾声。
英epilogue; come to an end; end;
引证解释
⒈ 戏曲名词。泛称诸宫调、唱赚、杂剧、传奇等脚本里大多数套曲中最末一曲。
引明 杨慎 《升庵诗话·乐曲名解》:“趋与乱在曲之后,与《吴声》之送,若今之尾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贡士》:“当病起时,所记崑山曲者,无一字遗……后其嫂夫人以为不祥语,焚弃之。每从酒边茶餘,犹能记其尾声。”
⒉ 指乐曲的最后一部分。
⒊ 叙事性文艺作品的最后一部分。
引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引言:“剧作者在一个剧本里所要说的对于社会人生的话,有时也会在一篇序文里或在剧本的前奏(prologue)或尾声(epilogue)里。”
巴金 《家》序:“我只希望他们看到‘尾声’里面的一句话。”
⒋ 指事情的结束部分。
引马烽 《三年早知道》:“秋收已近尾声,田野里一片深秋的景色。”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一章:“东线部队在冰天雪地的 长津湖 畔的作战,也接近尾声。”
国语辞典
尾声[ wěi shēng ]
⒈ 套曲最终一曲的牌名。
反前奏 楔子
⒉ 比喻事情的最后部分、结束部分、结尾。
例如:「欢乐的假期将近尾声了。」
尾声的意思解释、尾声是什么意思由成语故事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 卫生,为生,慰省,微声,维绳,微生,尾生,微眚,猥盛,薇省,威胜,威声,维生
尾声造句
1.由宋入元的重要词家尚有张炎、周密,王沂孙等,随着南宋王朝的覆灭,他们哀怨衰飒的词作成了宋词的尾声余韵。
2.其中最抢眼的,当数开场《珠歌翠舞》和尾声《芳菲扬州》这两大歌舞,除了登场演员多达百人以外,服饰华丽、道具新奇、音乐奔放、舞蹈绚烂。 其中最抢眼的,当数开场《珠歌翠舞》和尾声《芳菲扬州》这两大歌舞,除了登场演员多达百人以外,服饰华丽、道具新奇、音乐奔放、舞蹈绚烂。
3.此时棋局已到了尾声,白棋处处厚实,四人绞尽脑汁设计了最完美的收官次序,可惜局势逆转以成定局,黑棋始终没有得到翻身的机会,最后以半目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