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ú mù
注音ㄓㄨˊ ㄇㄨˋ
词性
⒈ 竹与树木。
⒉ 草名。萆薢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萆薢》。
⒈ 竹与树木。
引《左传·襄公十八年》:“刘难、士弱 率诸侯之师焚 申池 之竹木。”
《汉书·地理志下》:“巴、蜀、广汉 本 南夷,秦 并以为郡,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疏食果实之饶。”
唐 孟郊 《游城南韩氏庄》诗:“清气润竹木,白光连虚空。”
⒉ 草名。萆薢的别称。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萆薢》。
1.商鼎周彝、和璧隋珠、战国错金玉带钩;秦俑汉陶、晋帖唐画、宋瓷缂丝漆器秀;竹木牙角、花梨紫檀,包罗万象在手中。
2.有人说古时鲁国公输般的制作工艺巧夺天工,《墨子》中有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3.他便弓腰打听哪里还有空着的座位,但已经获得座位的众神并没有人想要理睬这位不速之客。 味莼园以几及百亩之地,广栽竹木,大开池沼,远在郊之外,断绝尘嚣之声,宜乎人人不惮车马之劳,夜夜来为不速之客。4、他便弓腰打听哪里还有空着的座位,但已经获得座位的众神并没有人想要理睬这位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