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ǐ bù
注音ㄌ一ˇ ㄅㄨˋ
词性
⒈ 古代的一种地税钱。
⒈ 古代的一种地税钱。参阅《文献通考·田赋一》。
引《周礼·地官·载师》:“凡宅不毛者有里布。”
郑玄 注:“郑司农 云:宅不毛者,谓不树桑麻也。里布者,布参印书,广二寸,长二尺,以为币,贸易物……或曰:布,泉也。”
《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八年》:“初, 熙寧 六年立法,劝民栽桑,有不趋令,则倣屋粟、里布为之罚。”
清 江永 《群经补义·孟子》“廛无夫里之布”:“皆民之常赋, 战国 时一切取之,非佣力之閒民已有力役之征,而仍使之别出夫布;宅已种桑麻,有嬪妇布缕之征,而仍使之别出里布,是额外之征,借夫布、里布之名横取者,今皆除之,则居廛者皆受惠也。”
1.我的大姨的一双大大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满头的白发更能表现出她那饱经风霜的面容。 我的大姨的一双大大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满头的白发更能表现出她那饱经风霜的面容。
2.在一个充当避难所、停尸房以及临时办公地的小山顶运动场所里,眼里布满血丝的加藤坐在一张小桌子后面。
3.我的大姨的一双大大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满头的白发更能表现出她那饱经风霜的面容。 我的大姨的一双大大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满头的白发更能表现出她那饱经风霜的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