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óng fāng
注音ㄊㄨㄥˊ ㄈㄤ
词性
⒈ 志向相同。亦指志向相同者。
⒉ 谓同在一体。
⒊ 同在一地。
⒈ 志向相同。亦指志向相同者。
引《礼记·儒行》:“儒有合志同方,营道同术。”
《逸周书·官人》:“合志而同方,共其忧而任其难,行忠信而不疑。”
朱右曾 校释:“方,向,志之所向。”
宋 范成大 《次韵严子文旅中见赠》:“交情敢説同方友,句法甘从弟子员。”
⒉ 谓同在一体。
引《文选·陆机<演连珠>》:“是以天殊其数,虽同方不能分其慼;理塞其通,则并质不能共其休。”
刘孝标 注:“耳之与目,同在於身,而苦乐有殊,不能相救。”
⒊ 同在一地。
引唐 张九龄 《与生公寻幽居处》诗:“同方久厌俗,相与事遐讨。”
⒈ 志向相同。
引《礼记·儒行》:「儒有合志同方,营道同术。」
宋·范成大〈次韵严子文旅中见赠〉诗:「交情敢说同方友,句法甘从弟子员。」
⒉ 同在一处。
引唐·张九龄〈与生公寻幽居处〉诗:「同方久厌俗,相与事遐讨。」
1.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各尽不同方有人间百态,若都如出一辙,岂不无趣?十四夜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各尽不同方有人间百态,若都如出一辙,岂不无趣?十四夜
2.孩子,是不可估量的幸福和辛苦.马克?吐温将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词并置,且压头韵来表示孩子对于我们的意味,可谓深悟凡人生活的不同方面. 孩子,是不可估量的幸福和辛苦.马克?吐温将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词并置,且压头韵来表示孩子对于我们的意味,可谓深悟凡人生活的不同方面.
3.人们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却不管这种历史的结局如何,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