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戒律的意思
jiè

戒律


拼音jiè lǜ
注音ㄐ一ㄝˋ ㄌㄩˋ
词性

戒律

戒律[ jiè lǜ ]

⒈  教徒必须遵守的生活准则。

religious discipline;

引证解释

⒈  宗教禁止教徒某些不当行为的法规。如佛教有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类。道教亦有五戒、十戒、一百八十戒等类。

《百喻经·蛇头尾共争在前喻》:“如是年少,不闲戒律,多有所犯,因即相牵入於地狱。”
唐 杨炯 《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恨深负米,荣暨击鐘,爰持戒律,思答慈容。”
宋 高承 《事物纪原·道释科教·戒律》:“汉灵帝 建寧 三年, 安世高 首出《义决律》二卷,次有比丘诸禁律。 魏 世 天竺 三藏 曇摩迦罗 到 许州,至 洛,慨 魏 境僧无律范,遂於 嘉平 中,与 曇諦 译《四分羯磨》及《僧祇戒心图》,此盖中国戒律之始也。”
老舍 《牺牲》:“他必是一种什么宗教性的戒律,使他简单而又深密。”

⒉  泛指其他成文或不成文的戒条。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六:“尝制圣门戒律八条,自警警世。”
柯岩 《从一个孩子看中国》四:“清规戒律,密如罗网。”

国语辞典

戒律[ jiè lǜ ]

⒈  宗教徒所守的法规。

唐·杨烱〈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恨深负米,荣暨击钟。爰持戒律,思答慈容。」

英语monastic discipline, commandment

德语Vorschrift (S)​

法语précepte, loi, régle


戒律的意思解释、戒律是什么意思由成语故事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 揭露,节律,节录,謯娽,结庐,结緑,结缕,结侣,介旅,截路,讦露,劫路,街路,劫掳,解禄,桀虏,节録,介虑,接履,借路,诫律,街闾,界路,戒路

戒律造句


1.我们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清规戒律,不拘一格的选拔人才。 我们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清规戒律,不拘一格的选拔人才。

2.不讲粗恶的话,不伤所有的众生,依照佛陀的告诫实行戒律,饮食有节制,在宁静的地方生活,专心致力高尚的觉知,这就是佛陀的教诲。

3.只有冲破昔日那些清规戒律,改革开放才能富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