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uǐ kǒu
注音ㄕㄨㄟˇ ㄎㄡˇ
词性
⒈ 水流的出入口或其近旁。
⒉ 水上的关口要寨。
⒊ 衣袖。
⒈ 水流的出入口或其近旁。
引《尔雅·释水》“瀵,大出尾下” 晋 郭璞 注:“河 东 汾阴县 有水口,如车轮许,濆沸涌,其深无限,名之为瀵。”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吕蒙 ﹞后从 权 拒 曹公 於 濡须,数进奇计,又劝 权 夹水口立坞,所以备御甚精, 曹公 不能下而退。”
《说岳全传》第四九回:“韩世忠 元帅带领水军十万,大小战船,已在水口扎成水寨。”
柳青 《狠透铁》七:“稍微粗心大意,水口的地灌得多,远处的地没水了。”
⒉ 水上的关口要寨。
引《晋书·景帝纪》:“五年夏五月, 吴 太傅 诸葛恪 围 新城,朝议虑其分兵寇 淮 泗,欲戍诸水口。”
⒊ 衣袖。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八:“从来好事多磨, 程朝奉 意气洋洋走出街来,只见一般儿朝奉姓 汪 的,拉着他水口去看甚么新来的表子 王大捨,一把拉了就走。”
⒈ 水涌出、流入的口。
引《尔雅·释水》:「瀵,大出尾下」句下晋·郭璞·注:「今河东汾阴县有水口,如车轮许,?沸涌出,其深无限,名之为瀵。」
⒉ 渡口,过河的地方。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出了门,就是水口。崔生走到船帮里,叫了一只小划子船。」
1.大坝为壤土斜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154米,进水口规模和复杂程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2.此外,林城狮舞、下箬马灯、十番锣鼓、水口茶艺、洪桥龙舟、泗安旱船等民间艺术也经久不衰、争奇斗艳。
3.海事部门将沉船打捞浮出水面,并按环保部门要求,将沉船拖驳至取水口下游1500米之外,再行抽驳沉船内硫酸,接驳船接驳沉船内硫酸到泰兴用作磷肥生产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