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āo xián nà shì
注音ㄓㄠ ㄒ一ㄢˊ ㄋㄚˋ ㄕˋ
繁体招賢納士
词性
⒈ 招引接纳贤士。
⒈ 招引接纳贤士。
引元 关汉卿 《哭存孝》第二折:“那其间便招贤纳士,今日个俺可便偃武修文。”
《三国演义》第八回:“﹝ 孙策 ﹞招贤纳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渐渐投之。”
《水浒传》第四四回:“戴宗 在筵上説起 晁 宋 二头领招贤纳士,结识天下四方豪杰……许多好处。”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三幕:“倒也略略听见些风声,听说他在那儿招贤纳士。”
⒈ 招揽吸收有品德、学识的贤人士子。元·关汉卿也作「纳士招贤」。
引《哭存笑·第二折》:「他与你破了黄巢,敌了归霸,败了朱温,那其间便招贤纳士,今日个俺可便偃武修文。」
《东周列国志·第九八回》:「不如仍走大梁,信陵君招贤纳士,天下亡命者皆归之。」
1.戴京焦透露,嘉实基金已经在华尔街招贤纳士,寻找专门研究小盘股的基金经理。
2.在芬兰,极少有中学生晚上做家庭作业超过半个小时,没有清一色的校服,没有招贤纳士的社团,没有衣着光鲜的学生代表,也没有烦人的迟到铃,更没有天才特训班。 在芬兰,极少有中学生晚上做家庭作业超过半个小时,没有清一色的校服,没有招贤纳士的社团,没有衣着光鲜的学生代表,也没有烦人的迟到铃,更没有天才特训班。
3.在芬兰,极少有中学生晚上做家庭作业超过半个小时,没有清一色的校服,没有招贤纳士的社团,没有衣着光鲜的学生代表,也没有烦人的迟到铃,更没有天才特训班。 在芬兰,极少有中学生晚上做家庭作业超过半个小时,没有清一色的校服,没有招贤纳士的社团,没有衣着光鲜的学生代表,也没有烦人的迟到铃,更没有天才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