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大肠的意思
cháng

大肠


拼音dà cháng
注音ㄉㄚˋ ㄔㄤˊ

繁体大腸
词性名词

大肠

大肠[ dà cháng ]

⒈  消化器官之一。消化道的最后肠段。成人的大肠约长15米。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三部分,出口处为肛门。具有分泌黏液、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形成和排出粪便的功能。

引证解释

⒈  肠的一部分,上连小肠,下通肛门,较小肠粗而短。分盲肠、结肠、直肠三部分。主要作用是吸取水分和形成粪便。中医列为六腑之一。

《素问·灵兰秘典论》:“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国语辞典

大肠[ dà cháng ]

⒈  肠的下部。上接小肠,下连肛门,较小肠粗大而短,可依次分为盲肠、结肠与直肠三部分。大肠可吸收水分和一部分养分,并主宰排遗作用。

⒉  糯米肠的别名。参见「糯米肠」条。


大肠的意思解释、大肠是什么意思由成语故事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 大场,大氅,大常,打场,打长,达常,大尝

大肠造句


1.此种药物是用猪大肠为原料制造的,然而该局警告:大多数此类病人已经病入膏肓,可能并不是此药物引起他们死亡。

2.欧洲的黄瓜为什么会传播病毒呢?不是淋病,不是梅毒,而是大肠杆菌。谁能告诉我为什么?

3.列缺:太阴之络穴,联络大肠经,通任脉,可宣肺气,治疗与之联系的各经疾病,组合运用,变化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