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ò zǐ
注音ㄇㄛˋ ㄗˇ
词性
⒈ (约前468-前376)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收徒讲学,成为儒家的反对派。主张“兼爱”,即天下人应相爱互利,不应有亲疏贵贱之别。思想上有唯物主义倾向,但也有宗教迷信成分。墨子学说在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著作编入《墨子》。
⒈ 战国时鲁人墨翟。参见「墨翟」条。
⒉ 书名。墨家思想的代表著作。传为战国宋墨翟撰,十五卷。注者以孙诒让闲诂最为详审。
英语Mozi (c. 470-391 BC), founder of the Mohist School 墨家[Mo4 jia1]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475-220 BC)
德语Mozi (Eig, Pers, 470 - 390 v.Chr.)
法语Mo Zi
1.老子不信鬼神,孔子半信半疑,子思有将鬼神化的倾向,而墨子则重建了天鬼宗教。
2.墨子:国之将亡,必有七患国防之患:不修国防大兴宫殿粉饰太平外交之患:大敌当前外无盟友孤立无援财政之患:分配不公铺张浪费穷尽民用内政之患:仕皆渔私修法禁言不问国是国君之患:闭门自大标榜先进坐以待毙团队之患:用人不当小人当道离心离德政权之患:民无食用国无贤能赏罚失威。
3.墨子,墨家,黑色的珍宝,黑色的光亮,中国亏待了你们,因此历史也亏待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