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pī yī
注音ㄆ一 一
词性
⒈ 将衣服披在身上而臂不入袖。
⒈ 将衣服披在身上而臂不入袖。
引三国 魏 曹丕 《杂诗》之一:“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唐 韦应物 《寄冯著》诗:“披衣出茅屋,盥漱临清渠。”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二人披衣待旦,别 袁 而归。”
⒈ 穿衣。
引晋·陶渊明〈移居〉诗:「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红楼梦·第五二回》:「二人才叫时,宝玉已醒了,忙起身披衣。」
1.落寞无主日沉苦,晚寐披衣舞。寒月空中悬,风拂纱帐,心思断愁肠。俯首对花花影动,东风意捉弄。面色胜倾城,却为情故,秀眉又轻蹙。-萧鼎。萧鼎
2.虞美人.枕上,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晓来百念都灰烬,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毛泽东
3.是夜,迪坎静寂中醒转,侧耳一听,四周静悄悄,觉得不对劲,抬手看戒指,红星就在中央闪动,这一惊非同小可,拉起同帐的亚伯奥,疾忙披衣出帐发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