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以时的意思
shí

以时


拼音yǐ shí
注音一ˇ ㄕˊ

繁体以時
词性

以时

以时[ yǐ shí ]

⒈  按一定的时间。

⒉  及时,即时。

引证解释

⒈  按一定的时间。

《管子·幼官》:“藪泽以时禁发之。”
尹知章 注:“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獭祭鱼,然后修泽梁也。”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史记·孝文本纪》:“朕闻古者诸侯建国千餘,各守其地,以时入贡,民不劳苦,上下驩欣。”

⒉  及时,即时。

《汉书·匡衡传》:“衡、谭(甄谭 )居大臣位,知 显(石显 )等专权势,作威福,为海内患害,不以时白奏行罚,而阿諛曲从,附下罔上,无大臣辅政之义。”
唐 元稹 《招讨镇州制》:“如 王廷凑 遂迷不寤,诸道宜便进军,以时翦灭。”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义仓》:“宋 兴, 乾德 之初,天子哀岁不登,而仓吏不以时出与民,於是著发粟之制,使不待詔令。”

国语辞典

以时[ yǐ shí ]

⒈  合于时令、时机,不失其时。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文选·张衡·东京赋》:「取之以道,用之以时。」


以时的意思解释、以时是什么意思由成语故事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 意识,一是,一时,仪式,医师,一事,一世,遗失,议事,一式,异世,伊始,衣食,轶事,衣饰,移师,义士,逸事,役使,医士,遗事,义师,驿使,佚史,译诗,轶士,艺事,颐使,役事,议室,懿识,倚事,异事,轶诗,译使,遗矢,佚事,亿事,意释,译释,义试,异势,易筮,译事,懿士,疑事,疑识,奕世,异时,遗士,遗誓,遗时,颐示,译士,邑士,乙士,议谥,遗施,异室,亦世

以时造句


1.天资美不足为功,惟矫恶为善,矫惰为勤,方是为功。人必不能便无是心,须使思虑,但使常游心于义理之间。立本处以易简为是,接物处以时中为是,易简而天下之理得,时中则要博学素备。

2.论坛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 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

3., 甲午之役,兵破国削,朝野惟外国之坚甲利兵是羡,独康门诸贤,洞察积弱之原,为贵古贱今之政制、学风所致,以时务知新主义,号召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