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诵读的意思
sòng

诵读


拼音sòng dú
注音ㄙㄨㄥˋ ㄉㄨˊ

繁体誦讀
词性动词

近义词朗诵
反义词默读

诵读

诵读[ sòng dú ]

⒈  读出声音来。

诵读诗文。

read aloud;

⒉  唸。

chant;

引证解释

⒈  念;熟读;背诵。

《三国志·吴志·阚泽传》:“﹝ 泽 ﹞常为人佣书,以供纸笔,所写既毕,诵读亦遍。”
唐 韦应物 《学仙》诗之二:“仙人变化为白鹿,二弟玩之兄诵读。”
清 孙枝蔚 《无酒》诗之一:“稚儿勤诵读,音节更琅琅。”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四:“他们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义也自然了解了。”

国语辞典

诵读[ sòng dú ]

⒈  朗读。

《三国志·卷五三·吴书·阚泽传》:「所写既毕,诵读亦遍。」

朗诵

默读


诵读的意思解释、诵读是什么意思由成语故事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 宋杜,讼牍

诵读造句


1.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即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3.班固自幼聪慧,九岁能诵读诗赋,十三岁时得到当时学者王充的赏识,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前后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穷究九流百家之言。 班固自幼聪慧,九岁能诵读诗赋,十三岁时得到当时学者王充的赏识,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前后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穷究九流百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