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鼓

旗鼓[ qí gǔ ]
⒈ 旗和鼓。古时军中用以发号施令。
例故国之旗鼓。——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英flag and drum;
引证解释
⒈ 旗与鼓。古代军中指挥战斗的用具。
引《左传·成公二年》:“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
杨伯峻 注:“《孙子·军争篇》引《军政》曰:‘言不相问,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於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愴恨!”
唐 皇甫冉 《送客》诗:“旗鼓军威重,关山客路赊。”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孝感之战》:“余授以旗鼓,命掩伏山侧,余遂趋贼垒。”
⒉ 喻指首领;典型。
引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马观察 维翰 ……与 卢雅雨 同年,一时号‘南 马 北 卢 ’,亡后, 卢 哭之云:‘前辈典型亡北斗,中原旗鼓失南军。’”
清 张声玠 《四十自序》:“与 闽 之学士大夫文人墨士,胔酒淋漓,骚坛树旗鼓。”
梁启超 《立宪派》:“今也吾儕此无政府之国,为无政府之民……如师陷重围,敌军肉薄,而无其旗鼓。”
⒊ 武术使棍棒的架式。
引《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都去拿了一条棒做了一个旗鼓, 杨官人 也做了一个旗鼓。”
《水浒传》第二回:“﹝ 王进 ﹞去枪架上拿了一条棒在手里,来到空地上,使个旗鼓。那后生看了一看,拿条棒滚将入来,逕奔 王进。”
国语辞典
旗鼓[ qí gǔ ]
⒈ 旗与鼓。军队中用以壮军威或发号令的器具。
引《左传·成公二年》:「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
《汉书·卷五四·李广传》:「力战,夺左贤王旗鼓。」
⒉ 使枪棍的架式。
引《水浒传·第二回》:「去枪架上拿了一条棒在手里,来到空地上,使个旗鼓。」
《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员外道:『使旗来。』杨官人使了个旗鼓。」
旗鼓的意思解释、旗鼓是什么意思由成语故事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 鼜鼓,奇骨,奇古,岂顾,齐鼓,七古,栖谷,漆姑,岐谷,气骨,起骨,契骨,祈谷,泣辜,奇股,起股,奇觚,起鼓,气蛊,气臌,弃觚,起痼
旗鼓造句
1., 但正如戈登伯格指出的那样,此次欧姬芙的拍卖纪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它与男性同行们的作品价格旗鼓相当了,不再矮人一截。
2.朱教授,你就别伤感了,贵千金已经被那金爵凯残害成这副模样了,这时候你该做的是重整旗鼓找金爵凯报仇雪恨的。
3.不言弃教会我们即使腹背受敌也要血战到底,即使马革裹尸也要不屈不挠,即使兵挫地削也要重整旗鼓,征战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