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他

无他[ wú tā ]
⒈ 亦作“无它”。亦作“无佗”。
⒉ 没有别的。
⒊ 犹无恙;无害。
⒋ 无二心,专一。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无它”。亦作“无佗”。
⒉ 没有别的。
引《孟子·告子上》:“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则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下》:“此无也,与民同乐也。”
金 元好问 《内相文献杨公神道碑铭》:“圣人之道无它,至诚而已。”
⒊ 犹无恙;无害。
引《后汉书·隗嚣传》:“若束手自诣,父子相见,保无佗也。”
《后汉书·马援传》:“援 閒至 河内,过存 伯春,见其奴 吉 从西方还,説 伯春 小弟 仲舒 望见 吉,欲问 伯春 无它否,竟不能言,晓夕号泣,婉转尘中。”
宋 王谠 《唐语林·德行》:“儻窀穸不为盗所发,珠必无他。”
⒋ 无二心,专一。
引《国语·晋语三》:“其君子思其君,且知其罪,曰:‘必事 秦,有死无他。’”
三国 魏 嵇康 《秋胡行》之一:“惟有贫贱,可以无他。”
宋 苏轼 《徐州谢表》:“察孤危之易毁,谅拙直之无他。”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非悯其才,非悯其德,悯其方寸之无他也。”
国语辞典
无他[ wú tā ]
⒈ 别无他故。
引《孟子·告子下》:「无他,戚之也。」
⒉ 别无二心。
引《国语·晋语三》:「其君子思其君,且知其罪,曰:『心事秦,有死无他。』」
清·李渔《闲情偶寄·卷一·词曲部·结构》:「非悯其才,非悯其德,悯其方寸之无他也。」
无他[ wú tuō ]
⒈ 无害、无恙。他,本作它,亦作佗,古蛇字。上古草居多蛇患,故以「无它」为问候语。
引《唐语林·卷一·德行》:「傥窀穸不为盗所发,珠必无他。」
无他的意思解释、无他是什么意思由成语故事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 无它
无他造句
1.万里江河望不尽,千人一面不识羞!至死不知何为耻,坐井观天无他处!在莫仙颖的时候,就已经预见东风不转,西沙必然的局面。
2.所谓“暗室不欺”诠解成两个含义:一是不管有无他人在旁,都要严于律已,一丝不苟;一是要表里如一,不能口是心非。 , 所谓“暗室不欺”诠解成两个含义:一是不管有无他人在旁,都要严于律已,一丝不苟;一是要表里如一,不能口是心非。
3.正如“美国偶像”的落选者一样,这些并无他们所吹嘘的技能和知识的“职场秀客”经常难以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