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ì shī
注音ㄉ一ˋ ㄕ
繁体帝師
词性
⒈ 帝王的老师。
⒉ 元僧官名。元制,皇帝即位初,例从梵僧受佛戒,故历朝皆尊一僧为帝师。帝师兼领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和藏族地区政教事务。
⒊ 古星名。
⒈ 帝王的老师。
引《史记·留侯世家》:“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於 良 足矣。”
《汉书·朱云传》:“至 成帝 时,丞相故 安昌侯 张禹 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
唐 李咸用 《题陈处士山居》诗:“樵童牧竖劳相问,巖穴从来出帝师。”
宋 范仲淹 《宋故乾州刺史张公神道碑》:“五世食 韩,并为正卿,厥生帝师,首造大 汉。”
⒉ 元 僧官名。 元 制,皇帝即位初,例从梵僧受佛戒,故历朝皆尊一僧为帝师。帝师兼领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和藏族地区政教事务。参阅《元史·释老传·八思巴》。
引《元史·世祖纪一》:“以梵僧 八合思八 为帝师,授以玉印,统释教。”
⒊ 古星名。
引《晋书·天文志上》:“五诸侯五星,在东井北……一曰帝师,二曰帝友,三曰三公,四曰博士,五曰太史。”
⒈ 帝王的老师。
引《汉书·卷六七·朱云传》:「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
⒉ 元制,皇帝即位初,按例从梵僧受佛戒,故历朝皆尊一僧为帝师。帝师兼领宣政院,管理金国佛教和藏族地区政教事务。
引《元史·卷四·世祖纪》:「以梵僧八合思八为帝师,授以玉印,统释教。」
1.葛家三代为官,均曾贵为帝师,尤其葛大人,博古通今,他甘愿放弃帝师尊号,在白鹿书院当名普通主讲。
2.其中两朝帝师翁同?不但书法成就极高,而且在政坛上也是叱咤风云的人物。
3.过不多时,一个白衣少年昂然而入,见到中年人,长揖不拜:“草民李心,见过帝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