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扶苏的意思

扶苏


拼音fú sū
注音ㄈㄨˊ ㄙㄨ

繁体扶蘇
词性

扶苏

扶苏[ fú sū ]

⒈  亦作“扶胥”。

⒉  树名。

⒊  古代兵车上的藩盾。

⒋  扶助。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扶胥”。

⒉  树名。

《诗·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毛 传:“扶苏,扶胥,小木也。”
马瑞辰 通释:“《释木》:‘辅,小木。’小木即木之名。 钱大昕 曰:‘扶、辅声义皆相近,长言为扶苏,急言为辅。’其説是也……胥、疏、苏叠韵,古通用。”

⒊  古代兵车上的藩盾。

《周礼·夏官·司戈盾》“及舍,设藩盾,行则敛之” 汉 郑玄 注:“藩盾,盾可以藩卫者,如今之扶苏与?”
孙诒让 正义:“云今之扶苏者…… 惠士奇 云:‘苏与胥古文通,故扶苏一作扶胥,盖 秦 汉 间语, 周 之藩盾也。建之乘车,以蔽左右;军旅会同,前后拒守,在车两藩,故曰藩盾。’”
《六韬·军用》:“凡用兵之大数,将甲士万人,法用武卫大扶胥三十六乘……武翼大櫓矛戟扶胥七十二具。”

⒋  扶助。

《黄庭内景经·若得》:“三真扶胥共房津,五斗焕明是七元。”
南朝 梁 陶弘景 《华阳颂》:“重离儻或似,七元乃扶胥。”


扶苏的意思解释、扶苏是什么意思由成语故事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 复苏,肤诉,肤俗,肤訴,覆餗,浮俗,夫粟,阜俗,负素,负俗,赴诉,赋粟,抚俗,腐俗,附俗

扶苏造句


1.年少时的扶苏机智聪颖,生具一副悲天悯人的慈悲心肠,因此在政见上,经常与暴虐的秦始皇背道而驰。 年少时的扶苏机智聪颖,生具一副悲天悯人的慈悲心肠,因此在政见上,经常与暴虐的秦始皇背道而驰。

2.这些史材杨林前世均在书上读过,如今处在秦末细想,从焚书到逐放公子扶苏,始皇帝已经开始亲手埋葬自己一手缔造的王朝。

3.草地上捏面团似的拔地而起出几株大树,通体翠绿,枝叶扶苏,结满了金色的苹果,缠绕大树的藤蔓上也挂着数不清的银色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