觳觫伏罪

意思解释
觳觫:恐惧得发抖的样子。指惶恐认罪。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例子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2回:“公子宋随班行礼,全无觳觫伏罪之语。”
基础信息
拼音hú sù fú zuì
注音ㄏㄨˊ ㄙㄨˋ ㄈㄨˊ ㄗㄨㄟˋ
繁体觳觫伏辠
感情觳觫伏罪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认罪。
与觳觫伏罪相关成语的意思解释
觳觫伏罪的意思解释、觳觫伏罪是什么意思由成语故事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 罪责难逃,逃灾躲难,难于上天,天粟马角,角巾东路,路人皆知,知难行易,易衣而出,并日而食,食少事繁,繁文缛礼,礼贤下士,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